-
暨医成果要报 | 梅青松教授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hemical Society ...
2025-07-28
近日,暨南大学梅青松教授联合香港城市大学张勇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影响因子39.0)上发表了题为“Bioengineered nanomaterials for dynamic diagnostics in vivo”的综述论文。该论文系统总结了纳米材料通过生物工程改性后,应用于疾病标志物的体内动态诊断领域(in vivo dynamic diagnostics)的最新进展。文章从能量源的选择、纳米材料的响应机制、动态诊断策略的设计以及信号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并探讨了这些技术在临床转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该综述创新性地提出了推动深部组织动态诊断发展的三大核心策略:图1. 深部组织动态诊断的核心策略多模态能量响应与高效转换:综述提出结合近红外光、X射线等穿透性强的能量源,开发适配的纳米材料(如稀土上转换材料、量子点),通过能量转换机制实现深部组织的高分辨率成像。例如,近红外激发的稀土纳米颗粒可穿透3厘米组织,配合AI信号分析,显著提升动态监测灵敏度。时空动态信号精准调控:论文提出“时空动态响应”纳米探针设
-
暨医成果要报 | 我校新增免疫学进入ESI全球前5‰
2025-07-24
2025年7月10日ESI最新数据显示,我校新增免疫学进入ESI全球前5‰,其位列全球573,比上一期上升6位,排名系数为0.494( ESI 全球前4.94‰),这标志着我校免疫学领域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至此,暨南医学进入ESI全球前5‰的学科增至3个,除免疫学外,还包括临床医学( ESI 全球前1.19‰)和神经科学与行为学(ESI 全球前4.78‰)。据统计,医学部各单位均推动我校免疫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5‰,主要贡献单位及占比为:第一临床医学院(28.9%)、第二临床医学院(25.2%)、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16.8%)和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14.4%),医学部其他各单位的合计贡献度为15.2%。2025年医学部各单位对免疫学进入ESI全球前5‰的贡献情况 注:各单位贡献度按照ESI规则计算,贡献度=各单位被引次数/总被引次数。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简称ESI) 是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开发的深度定量分析型研究工具。该工具将全部学科划分为22个领域,通过引文分析来评估科
-
暨医成果要报I SCIE收录论文情况(2025年5月)
2025-07-16
2025年5月,SCIE数据库共收录医学部各单位发表的论文总数为140篇(另有提前在线发布论文31篇,不计入本月发文情况),其中中科院1区27篇,2区41篇,3区48篇,4区24篇。第一或通讯作者的论文109篇,Article或Review98篇,影响因子≥10的论文5篇。期刊影响因子最高的Article是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王惠芳为第一作者、李志杰为通讯作者在ADVANCED SCIENCE的论文《GRP78 Nanobody-Directed Immunotoxin Activates Innate Immunity Through STING Pathway to Synergize Tumor Immunotherapy》,2024年期刊影响因子为14.3,所属ESI学科为PHYSICS。期刊影响因子最高的Review是珠海临床医学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孙健、梁海海为通讯作者发表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上的论文《RNA splicing: Novel star in pulmonary diseases with a treatment
-
祝贺!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张斌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2022-11-30
2022年11月15日,科睿唯安(Clarivate)发布了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我校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张斌博士入选。据悉,全球共计6938名科学家入选,中国有1169人上榜,暨南大学4人,医学领域为张斌博士上榜。该榜单是根据2011年至2021年期间所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由科睿唯安科学信息研究所文献计量专家,基于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的科研绩效指标和趋势数据专门制定。入选该名单意味着在过去十年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这些论文的被引频次在 Web of Science中位于同学科、同发表年份的前1%,彰显了其在同行中的重要学术影响力。张斌博士为张水兴教授团队骨干成员之一,该团队主要致力于肿瘤影像的多学科交叉及影像人工智能研究,提出了肿瘤异质性人工智能定量评价新方法;建立了基于生物医学信息融合分析的肿瘤精准诊疗研究新模式;研发了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肿瘤影像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160余篇,其中中科院1区top论文30余篇。该团队荣获202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暨南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第三届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获批
-
聚焦肿瘤免疫治疗及精准影像学疗效评估!罗良平教授团队近期连续...
2022-11-11
近年来,免疫药物的临床逐步应用取得喜人成果,免疫激活疗法正在给癌症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由于部分肿瘤细胞的低免疫反应度、复杂的肿瘤基质环境以及肿瘤负向免疫抵抗,仍然给肿瘤的免疫治疗以及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带来极大的挑战,此外精准的影像学疗效评估对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科学问题,暨南大学罗良平教授团队充分发挥院校多学科交叉优势,围绕肿瘤免疫平衡动态调控以及影像评估方向潜心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2022年下半年连续三篇高水平研究论文。上述研究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资助,以及“广州市分子与功能影像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精准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支持。1.《Materials Today Bio》发文:免疫佐剂性水凝胶放大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 罗良平教授团队与中科院李舟教授以及日立量胡宽研究员、张明荣教授合作,在Materials Today Bio(中科院1区期刊)上发表了题为“PEIGel: A biocompatible and injectable scaffold with innate immun
-
关于2021年度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医学部拟申报清单的公示
2020-11-20
医学部各有关单位、相关老师: 根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通知,经老师自主申请,学院审核推荐,我部现已完成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的初评工作,拟推荐申报项目清单(见附件)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0年11月20日——11月22日。公示时间为3天。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医学部反映。反映情况时要签署真实姓名,要有具体事实;不签署真实姓名以及不提供具体事实材料的,不予受理。联系人:李老师联系方式:85220250附件:暨南大学2021年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公示清单.pdf 医学部 2020年8月24日
-
转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中医药古籍文...
2020-11-20
各有关单位、项目申请人: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政府购买服务公开招标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本年度“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标。具体通知及有关申请事项请见附件,请各有关单位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认真组织,严格按招标公告要求参与投标工作。附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度“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政府购买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docx医学部 2020年11月20日
-
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医学部专场
2020-11-11
主持人:医学部董军副主任时间:2020年11月13日14:40—18:00地点:校学术报告厅(旭日运动场南边)主讲人:题目一:科研与基金申请的心得体会刘兵研究员 主讲人简介:刘兵,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研究员,研究方向聚焦造血系统起源,代表性科学发现包括:首次在单细胞尺度实现小鼠和人类造血干细胞发生的全程深度解析;揭示人类巨噬细胞、T细胞早期发育的祖细胞特征和成熟路径;揭秘小鼠胚胎头部是造血干细胞发育的新位点;揭示造血干细胞发生的长链非编码RNA调控机制。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以通讯作者在Nature(2016、2020)、Cell Stem Cell、Immunity、Cell Research、Blood等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5篇被F1000推荐。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荣获2016年度吴瑞奖(The Ray Wu Prize)。题目二:2021国自然申报——从申报者和评审专家的角度肖佳副研究员 主讲人简介:肖佳,暨南大学华侨医院临床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2009及2012年分别在香港大学理学院和医学院获得硕士
-
暨医名师讲坛
2019-05-15
-
暨医名师讲坛
2019-05-15
-
暨南大学护理学院学术讲座之一、二
2019-05-15
-
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学术讲座
2019-05-15
题目:临床科研思路及论文写作主讲:曾宪涛副教授时间:2019年5月17日(周五)15:00地点:医学院楼1001主持:黄跃院长曾宪涛,男(1984-),湖北竹溪人,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人事处副处长。兼任国家卫健委抗耐药专委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国医促会等多个学会下属二级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等多个刊物常务编委、编委。主持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等4项(个人经费500余万元),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起草行业标准4部,参与发表行业标准6部;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4项;主编/译专著10部。
-
关于医学部组织申报2019~2020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
2019-05-09
各学院、各有关单位:根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知要求,2019~2020年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项资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定于5月20日开始网上填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流程及注意事项1、2019年所有项目通过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省级专项资金管理平台和“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申报系统(网址http://pro.gdstc.gov.cn/)网上申报。2、申报人可于5月20日后登录“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申报系统进行申报。已有申报系统账号者继续使用原账号密码登陆,忘记密码可通过学院管理员重置;新用户请提供有效身份信息到学院管理员处开设账号。3、申报人须按照网上平台要求填写项目有关信息,上传必要的支撑附件材料,经二级单位、依托单位审核后按流程提交。项目申报人与项目依托单位网上申报具体操作详见《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网上申报操作指引》(正式申报开始后在网上申报系统直接下载)。4、申报注意事项:(1)项目合作研究单位原则上不得超过2个;(2)申报人申报的同一类型项目不得超过1项,同一年度获得立项的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多于1项;(3)面上项目限额
-
喜报|我校14位专家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和杰出青年医学...
2019-03-27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和杰出青年医学人才项目是广东省为贯彻落实“建设健康广东、打造卫生强省”战略而出台的一项人才举措,旨在吸引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创造性成绩、在国际相关领域有较高学术地位、在国内本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高层次医学领军人才,培养一批引领学科发展、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专家,从而打造广东省卫生人才高地。根据省人民政府有关通知精神和省卫生健康委工作安排,各地市、委直单位及有关医学院校推荐,经相关专家评分及专家组审核推荐及公示,遴选出了第二批入选人员名单。其中,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40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400名。我校3位专家入选“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11位专家入选“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共计入选14人。获得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和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第二批)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笔画排序):加上第一批我校入选人员,我校共入选48位专家,其中:15位专家入选“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33位专家入选“广东省省医学青年人才”。(医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