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承办“中国肿瘤标志物大会外泌体创新研究与应用论坛”

发布时间:2021-01-12发布单位:党政办公室


20201213日,由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承办的“中国肿瘤标志物大会”“外泌体创新研究与应用论坛”在美丽的花城广州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紧密围绕外泌体领域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前沿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与热点问题展开。由于今年情况特殊,论坛人数的规模有所限制,但仍有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医生、企业界人士及研究生齐聚一堂,会场座无虚席, 气氛热烈!


本次论坛主席由暨南大学张灏教授与南方医科大学郑磊教授担任。论坛开幕式由暨南大学王通教授主持,论坛主席张灏教授回顾了“肿瘤外泌体论坛”的发展经历,以及过往三届的论坛盛况,指出目前外泌体转化研究的专业化在国内外发展迅猛,特别在肿瘤领域日益受到青睐,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所以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解决基础核心问题为外泌体临床转化提供动力”。


外泌体作为液体活检领域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细胞间通讯、疾病诊断和预后循环生物标志物起重要作用,外泌体通过其携带的脂质、核酸、蛋白质、miRNA等来调节受体细胞的生物学活性,从而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细胞迁移、肿瘤侵袭、抗原提呈等生物学过程。大量的证据表明外泌体及其内容物具有成为新型诊断标志物的潜能,在临床和治疗方面展现出了极具前景的研究价值,与此同时外泌体正成为了资本市场的新宠儿,国际上已有多家公司推出外泌体产品,最新的BCC Research的研究预测,到2023年,全球外泌体市场将达到1.8亿美元。


对比液体活检领域的另外两驾马车ctDNACTC,外泌体具备如下优势:(1)样本形式更丰富:CTCctDNA主要来自于外周血, 而外泌体几乎“无处不在”,几乎所有体液样本都含有外泌体;(2)内容物相对稳定:外泌体脂质双分子层可对其内容物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可防止内容物被血液循环中酶类降解,而具有更高的稳定性;(3)外泌体体积较小:外泌体可通过体内各屏障组织到达不同体液中,为液体活检取材提供了便利;(4)携带信息更多:外泌体包含的大量蛋白质、DNA RNA 大分子,都可成为液体活检的生物标志物,其检测应用技术范围广泛。因此,藉着外泌体如此众多的“闪光点”,外泌体已然成为目前最理想的液体活检的分析材料。


近几年有关外泌体载药、诊断、免疫疗法等方向都成为研究的热点。组委会邀请了近年来在外泌体研究领域取得优秀成果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包括厦门大学吴乔教授,中山大学康铁邦教授,中山大学潘景轩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郑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陈万涛教授,中南大学殷刚教授,大连医科大学刘婷姣教授等专家做特邀报告。中山大学宋立兵教授,暨南大学王通教授,暨南大学张冬梅教授,暨南大学张海鹏教授,武汉科技大学余幼林教授担任主持。各位报告专家围绕外泌体近几年研究及转化应用领域分享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专家报告细致生动,十分精彩,很多热点问题激发大家展开了热切讨论,收获颇丰。

张灏教授进行开幕致辞


在大会访谈讨论环节,听众与嘉宾展开了激烈又精彩的讨论交流,集中在外泌体研究及转化应用的关键问题。经过大会一上午的报告与讨论,所有参会人员都进行了思想的碰撞,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参会报告和主持嘉宾合影留念

 

本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主办,由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承办,由暨南大学王通教授,张东梅教授,张海鹏教授等作为特邀嘉宾来主持会议。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肿瘤精准医学与病理研究所”的老师与同学在会议准备前期和会议全程的辛苦付出与工作,使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闭幕活动上,论坛主席张灏教授总结到:本次论坛来自国内各领域专家共谱了一曲协奏曲,对开发应用和临床转化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期待明年的肿瘤标志物外泌体论坛大家沈阳再会!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 马睿甲 庞熹姣

/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