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设立300万元人才培养专项经费 全面启动医学一流课程建设培育

发布时间:2021-09-27发布单位:党政办公室

为深入推进医学部一流课程建设工作,做好国家级一流课程培育,9月22日下午,医学部举行了一流课程建设启动仪式暨经验交流会,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暨南大学副校长王兵,本科生院执行院长、教务处处长张小欣,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李霆,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马民,医学部党工委书记、主任罗良平,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裁助理、校企合作中心总经理谌兵,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校企合作部总监、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副总监罗芬,医学口各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及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分管教学的领导、获批立项的医学部2021年一流本科、研究生课程负责人共计50余人参加会议。启动仪式由医学部党工委副书记、行政副主任孟宪军主持。

(医学部举行一流课程建设启动仪式暨经验交流会)

启动仪式上,王兵副校长肯定了医学部实体化运作一年以来在人才培养和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对爱尔眼科和湘江教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对医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三点希望:一是要紧抓国家大力发展医学教育的难得机遇,在各部处的支持和帮助下,做好课程的规划与建设,争取在三年内,把我校的医学类国家级一流课程提升到20门左右。二是加强医学课程思政与医学人文教育建设。要调动广大专业教师充分挖掘医学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政教育和医学人文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是系统推进医学人才培养的统筹管理。以启动“医学一流课程建设计划”为契机,全面构建符合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切实保障医学人才培养的完整性,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王兵副校长讲话)

罗良平代表医学部向学校各部处、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及各学院、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表示感谢,并宣读了《医学部2021年一流本科、研究生课程培育专项立项名单》。他表示,医学部将牢牢把握新医科优先发展的契机,打造一批有创新、有特色、有亮点的“医学金课”,做好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医学人才。

(罗良平宣读立项名单)

本次医学部一流课程建设得到了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的倾力助推,谌兵受邀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他指出,暨南大学与爱尔眼科自去年6月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以来,双方本着立足长远、深度合作的原则,充分发挥了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优势,实现了医、教、研等方面的资源互补。爱尔必将全力支持医学部建设生物医药学科群,期待双方的合作能够进一步优势互补创佳绩,产教融合攀高峰。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王广老师作为获批校级一流医学类课程负责人代表发言。他表示将积极投入到课程建设中,使课程成为受学生欢迎、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一流本科课程。

(谌兵总经理讲话 王广老师发言)

启动仪式过后,会议进入经验交流环节,由医学部医学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孙立主持。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马民教授、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孙升云教授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主持人李劼若副教授分别作一流课程建设专题讲座。

马民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家“金课”概念的提出、建设标准与建设目标等内容,并以《中医外科学》为例,详细讲解了线下一流课程的推荐认定方法和申报材料撰写技巧,声动细致地解读了如何建设线下一流课程。他强调,线下课程的建设同样离不开线上教学资源课程建设和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同时,课程内容一定要突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课程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

孙升云教授梳理了教育部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政策脉络,并从政策原文出发,深入解读了准备一流课程申报前应完成的准备工作,包括:申报课程的运行期数和时间要求、申报的平台要求和选择、课程类型的选择、申报材料的准备等。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申报,他也给出了五条建议:一是选题优中选优,二是教学内容齐全,三是教学过程完整,四是教学互动积极,五是教学效果优异。他指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不应套用统一的模式,线上线下要呼应,有机融合。

李劼若副教授以《骨科创伤急诊一体化诊治仿真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病例设置和反馈评估等内容,并围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选择、临床类虚拟仿真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撰写项目脚本的方法等话题分享了心得体会。

(马民、孙升云、李劼若三位专家作专题讲座)

据了解,医学部此次组织的一流本科/研究生课程培育专项申报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文件精神,推进新医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在爱尔眼科、湘江教育基金会和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医学部设立300万元人才培养专项经费,全面启动医学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培育。经过单位推荐、项目答辩、专家评审等程序,2021年度确定立项培育39门医学部一流课程,其中线上一流本科课程12门、线下一流本科课程8门、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14门、一流研究生课程4门。立项课程均已经过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发文,同时确立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