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部分党校举行第88期发展对象党课培训班
2021-10-19
10月17日,医学部分党校在医学院大楼101举行第88期发展对象党课培训班。医学部党工委副书记孟宪军,医学部党工委委员、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闭思成,医学部党工委委员、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龚芳华,医学部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全体学员共计90余名师生参与了党课学习。党课伊始,医学部党政办肖雅涵老师向各位学员介绍了医学部分党校的培训计划及注意事项,希望各位学员在学习期间严格遵守培训班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考勤纪律,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孟宪军给大家带来了医学部分党校第一课:《百年大党之问与自我革命》。他从百年大党之问、自我革命的内涵、组织维度的四个层面、党员层面的五个过硬以及永葆政治本色五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在组织层面,要从理论创新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四个维度进行自我革命;在党员层面,要做好“五个过硬”: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以及作风过硬。最后,提醒大家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提高自己的政治自觉,在伟大的自我革命征程上再接再厉,砥砺前行。(医学部党工委副书记孟宪军讲授党课)第二堂党课由
-
医学部设立300万元人才培养专项经费 全面启动医学一流课程建设培...
2021-09-27
为深入推进医学部一流课程建设工作,做好国家级一流课程培育,9月22日下午,医学部举行了一流课程建设启动仪式暨经验交流会,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暨南大学副校长王兵,本科生院执行院长、教务处处长张小欣,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李霆,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马民,医学部党工委书记、主任罗良平,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裁助理、校企合作中心总经理谌兵,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校企合作部总监、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副总监罗芬,医学口各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及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分管教学的领导、获批立项的医学部2021年一流本科、研究生课程负责人共计50余人参加会议。启动仪式由医学部党工委副书记、行政副主任孟宪军主持。(医学部举行一流课程建设启动仪式暨经验交流会)启动仪式上,王兵副校长肯定了医学部实体化运作一年以来在人才培养和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对爱尔眼科和湘江教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对医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三点希望:一是要紧抓国家大力发展医学教育的难得机遇,在各部处的支持和帮助下,做好课程的规划与建设,争取在三年内,把我校的医学类国家级一流课程提升到20门左右。二是加强医学课程思政与医
-
畅叙情谊,共谋发展——医学部(院)2021年离退休老领导座谈会
2021-09-18
9月13日下午,医学部(院)2021年离退休老领导座谈会在行政楼837会议室召开。医学部(院)老领导陆大祥、揭德炳、宿宝贵、李久香、罗焕敏、王继群与校领导叶文才,医学部党政领导王华东、闭思成、董军、孟宪军等齐聚一堂,畅叙情谊,共谋发展。会议由医学部党工委书记、主任罗良平主持。叶文才感谢了各位离退休老干部为医学部所做的卓越贡献,充分肯定了医学部实体化以来的工作,他指出,新形势下医学部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医学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要继续推进医学部实化硬化工作,同时加强沟通协调,凝聚医学口力量,注重队伍建设,推动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他强调,医学部现在发展形势欣欣向荣,是数代暨医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孟宪军分别从组织架构职能、疫情防控工作、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附属医院管理、环境改造项目等方面汇报了医学部实体化运作一年以来的工作情况,并对2021年下半年的工作要点进行陈述。参会人员就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发展、医学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附属医院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离退休领导们对医学部实体化运作以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可,感谢校领导对医学部的支持,并针对医学部后续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
-
喜讯! “医学与大健康”入选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
2021-08-25
近日,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新一轮《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2021-2025年)新增重点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粤教科函〔2021〕6号),全省47所高校(研究生院)入选建设名单。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等13所高校入选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汕头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13所高校入选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医学部“医学与大健康”新增为“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医学与大健康”凝练了三个特色学科方向,整合了医学部所有相关学院、研究院所、附属医院的学科力量;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广东省“双十”产业集群相承接;经专家遴选认定入选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 这表明我校在医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师资队伍水平等方面提升显著,成效突出。作为“医学攀峰计划”的实施主体,学科将继续以“冲补强”建设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推动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发展,未来将建设成前沿基础研究、疾病预防、临床诊治与康复、转化应用
-
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相关资助项目喜获佳绩
2021-08-23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受理期项目评审结果,暨南大学共获批279项,其中医学部所属各单位获批项目103项(国家杰青1项、优青1项、面上项目41项、青年项目60项),占学校获批总数的37%,项目资助经费总计4342万元。何蓉蓉教授主持的《情志致病与疾病易感性》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受资助直接经费400万元,实现我部该项目“零突破”,是我校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项目中唯一获批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肖佳教授主持的《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与治疗》获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受资助直接经费200万元医学部此次获批项目按单位分布如下:第一临床医学院35项、第二临床医学院25项、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10项、中医学院10项、珠海市人民医院7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5项、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5项、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2项、江门市中心医院1项、附属江门五邑中医院1项、深圳市眼科医院1项、附属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1项。其中,第一临床医学院取得较好成绩,在本次集中受理期立项数为35项(优青1项、面上项目7项、青年项目27项),较去年增长14%,获批立项的
-
医学部机关党支部和暨华附属医院党支部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活动
2021-07-15
7月8日上午,医学部机关党支部在行政楼1205会议室召开学习座谈会,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由医学部机关党支部书记黄优杰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民主党派老师参加会议。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进行了交流发言。医学部党工委书记、主任罗良平提出,面对新中国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共产党举全国之力,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的成功,为世界抗疫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站在新的百年起点,作为共产党人,要继续坚定信念、植根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医学部机关党支部召开学习座谈会)随后,医学部机关党支部和暨华附属医院党支部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前往惠州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学习,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惠州罗浮山景区内,建筑面积3300多平方米,设4个展示厅,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大的抗日纪念馆之一。馆内设4个展示厅及工作服务区,4个展厅分别为“序幕厅”、“陈列厅”、“英烈厅”、“映视厅”,以
-
喜报|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我部文艺节目获金奖
2021-07-08
2021年7月2日,“高歌颂党恩、声教讫四海”暨南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展演获奖名单公布,医学部各单位师生积极参与及选送的三个节目收获颇丰。其中,由医学部机关、中医、口腔、护理、转化院联队出演的《守护·传承》斩获金奖,附属第一医院选送作品《长征精神》荣获表演奖,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作品《人民至上》荣获编排奖。据悉,本次展演由中共暨南大学委员会和暨南大学主办,学校工会、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承办,全校36个二级工会积极参与,共组织选送了20个文艺节目。因疫情防控,为避免群众聚集,本次展演采用节目录制形式,推送到暨南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以线上投票方式开展评选。本次参与展演的20个节目形式各样,精彩纷呈,以合唱、歌舞、情景剧等多种表演形式,史诗般地展现出一幅党在百年征程中带领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强国的壮美画卷,讴歌了中国共产党让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丰功伟绩。通过群众投票和专家打分,最终由医学部机关、中医、口腔、护理、转化院联队出演的《守护·传承》斩获金奖。节目简介及精彩回顾《守护·传承》生物医药学科是暨大“双一流”学科,也是大学擦亮暨南金字招牌
-
暨南大学2021年全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优秀学生风采展...
2021-07-07
编者按:全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由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分阶段实证研究第一阶段考试成果演化而来。考试分为医学基础知识考试(即“理论考试”)和临床基本技能考试(即“技能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于为计算机化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临床紧密相关的基础医学、医学人文和预防医学知识。技能考试分六站考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基本技能操作,同时对沟通交流能力、人文关怀等职业素质进行评价,全面考核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2021年全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于5月7日至5月9日举行,我校2016级(外招生)、2017级(内招生)临床医学专业的172名本科生参加此次考试。为鼓励先进,全面促进学风建设,特对对在本次考试中综合总成绩排名位于前十名的学生风采进行展示。【第一名 潘嘉慧 2017级 深圳班】水平测试成绩:理论:260技能:94.67综合总分:354.67绩点:4.07曾获奖项:2018-2019学年获国家奖学金2018-2019学年获暨南大学优秀学生荣誉称号2018-2019学年获暨南大学三等奖学金2018-2019学年获暨南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学习感悟:天道酬勤!初入临
-
暨南大学援助南沙抗疫志愿服务队圆满完成任务
2021-07-06
7月2日,暨南大学援助南沙抗疫志愿服务队圆满完成任务,顺利凯旋。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志愿者们彰显出“闻令而动”的担当和“敬估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护职业精神,为党的生日献礼。 当日上午,104名志愿服务队队员乘坐返程专车回到学校,学校师生热情迎接。校党委副书记孙彧,医学部党工委书记、主任罗良平,学校团委书记张高祥,基础医学和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华东、党委书记陈剑,护理学院院长陈伟菊、党总支书记龚华芳等领导参加了欢迎仪式。欢迎仪式上,孙彧对志愿者们的凯旋表示热烈欢迎,对志愿服务队出色完成援助任务表示充分肯定,他强调,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上了一份特殊意义的礼物,希望能够继续践行“守护生命、人民至上”的抗疫精神,为祖国的卫生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志愿者服务队凯旋合影)志愿者服务队领队洪健和志愿者服务队学生代表许丁昕分别发言,表示一定把抗疫精神落实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去,践行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孙彧为志愿者颁发纪念证书。(学校为志愿者代表颁发纪念证书)据统计,援助南沙区疾病控制中心的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过3500小时。其中,外出流
-
【羊城晚报】专访感控专家陈祖辉:三次受命赴疫区,院感防控补短...
2021-06-30
陈祖辉回顾近一个月来的战疫经历与感受,介绍面对Delta(德尔塔)变异毒株时院感防控的关键点。“院感防控无小事,‘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谈及院感防控的重要性,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教办主任,暨南大学附属深河医院党委委员、副书记(主持工作),感控专家陈祖辉如是说。广州本轮疫情暴发后,陈祖辉先后带着团队奔赴荔湾区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指导院感防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他一度累到心肌缺血。6月26日,陈祖辉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专访,回顾近一个月来的战疫经历与感受,介绍面对Delta(德尔塔)变异毒株时院感防控的关键点。(陈祖辉指导院感防控)三赴疫区指导院感防控5月20日,75岁的郭阿婆在荔湾区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时,核酸检测呈阳性。随后,疾控部门证实郭阿婆感染的是Delta变异病毒株。5月21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对郭阿婆涉足的8个场所实施了封闭式管理。这波疫情来得非同寻常。5月29日,陈祖辉接到了来自省卫健委的紧急电话,他受命去指导荔湾区人民医院鹤洞分院的院感防控。“我要去查看荔湾区人民医院鹤洞分院及附近广钢医院的院感防控工作。”
-
暨南大学援助南沙抗疫志愿者服务队临时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会议
2021-06-30
6月26日晚上9点,暨南大学援助南沙抗疫志愿者服务队于入住酒店会议室召开临时党支部会议。此次会议由临时党支部书记李秀玉主持,25名党员出席会议,4名党员因志愿工作需加班而请假。支部会议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介绍临时党支部工作进展以及广泛收集党员同志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会议现场)会上,记李秀玉向与会党员介绍了临时党支部的组织架构:由李秀玉担任支部书记,王昊、闫凤侠担任支部副书记,并由王子文、洪健、梁明浩、周爽分别担任支部组织委员、纪检委员、保卫委员及宣传委员。李秀玉书记介绍到,本次出征援助南沙抗疫行动的志愿者中,共产党员29人、入党积极分子42人。临时党支部计划设立党员先锋岗,号召志愿者党员同志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并带领志愿者同学们胜利完成任务。作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志愿者服务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的王昊向与会师生分享了自己在抗疫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他指出,虽然广州市中风险地区“清零”是防疫工作取得的阶段性胜利,但我们的支援工作并没有结束,应当继续重点关注防疫安全问题,切不可放松警惕、麻痹大意。王昊强调,“志愿者党员同志要起到模范带头
-
暨南大学援助南沙抗疫志愿者服务队有条不紊开展抗疫工作 践行使...
2021-06-30
近期,新冠病毒变异株在广州地区的流行牵动着人们的心。暨南大学医学部104名师生勇担使命、积极响应号召,组建暨南大学援助南沙抗疫志愿者服务队,参与到抗疫一线工作。6月23日,冒雨集结出发的志愿者师生,迅速前往南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沙街道疫苗接种点现场观摩学习。经过南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沙区卫健局、南沙区妇幼保健院和南沙区第二人民医院的针对性培训,志愿者们很快就熟悉了自身岗位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并有条不紊地开始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在为群众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将专业知识与疫情防控相结合 开展疫苗接种、流调和信息录入等工作在南沙区卫健局和志愿队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未来一个月的抗疫志愿服务将有序展开。暨南大学援助南沙抗疫志愿者服务队中公共卫生专业师生将分两队,一队协助南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密接与次密接管控、现场调查、信息管理、接听群众热线等一系列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另一队协助南沙区卫健局开展疫情防控管理相关工作。(志愿者在进行疫苗接种信息录入)护理专业师生同样分成两队,一队支援南沙区妇幼保健院,协助做好院内核酸采样点资料录入、门诊患者流行病学史调查等日常工作,并协助南沙街
-
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代表队参加全国中青年正畸医师发展论坛之口腔...
2021-06-25
第二十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年会分会——首届中青年正畸医师发展论坛6月17日在重庆开幕,致力于培养中青年医师人才,为广大中青年医生学者和研究生提供展示团队和自我的平台,在交流中获得启发和共同提高。为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彭松(中共党员)、邓蓉(中共党员)、黄祎凡代表学院参加了此次大会“口腔院校正畸研究生思辨会”环节,指导教师为周志迎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口腔院校研究生辩论交流论坛“重循证、强思辨、促交流、展才华”,在赛前,我院研究生代表队经过了大量的文献、病例准备,与指导教师共同讨论,不断开阔思路,深入学习。这是,我院首次参加此类辩论比赛,不仅锻炼了研究生的辩论能力、合作精神,也提高了研究生的语言组织和应变能力;丰富了我院研究生的知识体系,也提高了我院研究生综合素质及能力。2020年,武汉疫情,我院执行院长黄跃向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捐赠了防疫物资,用于支援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今年,广州疫情,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代表队也向广州送来了慰问。武汉与广州,同样是疫情影响的两座城市,武汉大学与暨南大学的辩论配对更显意义特殊,两校同学和老师不仅就辩题进行了精彩的交流,更因疫情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