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院思政第一课:红军长征回顾与长征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耳熟能详的《七律长征》,生动概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9月25日上午9点,在校友楼4楼,中医学院党委书记蔡琳向2020级全体新生讲授了题为“红军长征回顾与长征精神”的思政第一课。本次思政第一课由党委副书记黄晓霞主持。“年少的大学时光也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讲座伊始,蔡琳表达了他对2020级新生加入中医学院大家庭的欢迎与祝贺。他说,刚刚迈进大学校园的新生们所面对的情况,与当年红军长征所面对的境遇虽不相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同学们所面对的是“自己长征路上十字路口的选择”,而革命先烈们所面对的则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艰难抉择。蔡琳以时间为线索,以“红军长征路”为主线,从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长征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长征的历史意义与时代启迪四个方面,带领同学们一起在课堂上“重走了红军长征路”。讲授过程中,蔡琳从历史大背景讲起,详细讲解了“大革命”、“大围剿”、“一二八”事件等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将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的艰难困苦娓娓道来,同时以事实为依据,

2020-10-09
  • 中医学院举办“金融知识进校园”宣讲活动 2020-10-08

    为更好地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学生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广大学生了解助学贷款及志愿服务相关事宜,9月25日,我院邀请中国银行广州天河支行工作人员在曾宪梓科学馆国际会议厅为20级新生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宣讲活动,中医学院100余名本科生及研究生参加。本次讲座包含三个主题:电信防骗之校园贷,助学贷款申请要求,i志愿系统及志愿者证功能介绍主讲人通过真实案例,介绍了校园贷危害,分析了不良网络校园贷的特点及防范校园贷的陷阱的方法,帮助了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金融知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提高了同学们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方便学生办理助学贷款,主讲人重点阐述了今年助学贷款的主要政策及申请流程,帮助了同学们更好的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及有关金融知识,切实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相信参会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都受益匪浅。主讲人详细介绍了i志愿服务系统功能的操作、志愿者证的申办流程等相关内容,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i志愿系统和志愿者证。会后,银行现场工作人员分发了志愿者证申请表,并协助同学们办理志愿者证。同学们积极主动了解相关内容,踊跃报名参与。随后,我院团委组织部负责人巫晓彤对i志愿系统的

  •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2020-10-08

    为引领新生了解专业,培养专业兴趣、增强专业认同,9月25日上午,中医学院院长陈家旭在暨南大学校友楼为中医学院2020级新生开讲“名师第一课”,引导新生树立远大理想、开拓学术追求、播下创新的种子、扣好大学生涯的第一粒扣子。讲座由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晓霞主持,党委书记蔡琳出席,全体研究生和本科新生参加并认真聆听。陈家旭以“岐黄传人,中医之路”为主题,分别从“中医是什么”、“中医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如何学好中医”三个方面指引新生迈入专业学习的“第一扇门”。

  • 口腔医学院举办新生专题讲座 2020-10-08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帮助新生尽早树立专业理想,提升医德素养,9月24日,口腔医学院执行院长黄跃教授为学院2020级新生主讲“院长第一课”,主题为“暨大口腔、战疫担当”。会议由口腔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海兰主持,口腔医学院2020级全体新生参加。黄跃概述了口腔医学院的缘起与现状,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切入点运用鲜活生动的视频和案例详细讲述了暨南口腔人在疫情之下的担当作为,鼓励同学们肩负起暨南口腔人的医德使命,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号召,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医疗事业贡献力量。国有难,召必回,战必胜。在这场全球范围的无硝烟抗疫战争中,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履职,谋定而动,第一时间取消放假,全员备战;提前做好疫情研判,把好防控关口,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人员培训,立足公益服务,在抗击新冠战场上留下了暨南口腔人的最美身影。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他们以身为盾,守护健康,是凡人,亦是英雄。口腔医学院更是在第一时间,加强组织领导,全面统筹部署,保障学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健康监测,全面掌握师生健康状态;广大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

  • 恪守医德守护人民健康 口腔学子践履使命担当 2020-10-08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帮助新生尽早树立专业理想,提升医德素养,9月24日,口腔医学院执行院长黄跃教授为学院2020级新生主讲“院长第一课”,主题为“暨大口腔、战疫担当”。会议由口腔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海兰主持,口腔医学院2020级全体新生参加。黄跃概述了口腔医学院的缘起与现状,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切入点运用鲜活生动的视频和案例详细讲述了暨南口腔人在疫情之下的担当作为,鼓励同学们肩负起暨南口腔人的医德使命,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号召,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医疗事业贡献力量。国有难,召必回,战必胜。在这场全球范围的无硝烟抗疫战争中,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履职,谋定而动,第一时间取消放假,全员备战;提前做好疫情研判,把好防控关口,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人员培训,立足公益服务,在抗击新冠战场上留下了暨南口腔人的最美身影。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他们以身为盾,守护健康,是凡人,亦是英雄。口腔医学院更是在第一时间,加强组织领导,全面统筹部署,保障学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健康监测,全面掌握师生健康状态;广大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

  • 医学部举办“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专题讲座 2020-10-05

    为使2020级本科新生更好地了解学分制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明确学分制及其相关概念,了解学分制学籍管理的注意事项,9月22日,医学部在医学楼101课室组织开展《暨南大学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专题讲座。讲座由医学部医学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中医学院孙立教授主讲,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及护理学2020级本科新生300余名新生参加。讲座伊始,孙立使用“雨课堂”创建班级,所有参会新生扫描二维码即可通过手机微信观看课件。他详细解读了学分制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介绍学分制及相关概念,包括课程类型、人才培养方案、学分、标准学分制及绩点、学分绩点等;介绍学分制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如取得学籍、毕业与授予学位的条件、选课方法、补考与重修、转专业方法、考勤与考试(考核)规定等六方面;注意事项13条,重点提醒新生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和规定,认真阅读《学生手册》及《人才培养方案》。主讲人孙立教授先后主持各级教学类项目20余项,其中《中医与诊断》慕课和《中医诊断标准化病人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分别被教育部评为2017年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2018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其慕课选课人

  • 丛斌院士受聘暨南大学名誉教授 2020-10-05

    9月26日上午,敦聘丛斌院士为暨南大学名誉教授仪式暨学术交流会在行政楼1111会议室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丛斌,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社会服务部部长徐国权,九三学社广州市副主委、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暨南大学副校长叶文才,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陈剑等出席敦聘仪式。暨南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基础医学院院长王华东主持仪式。敦聘仪式现场宋献中为丛斌颁发暨南大学名誉教授聘书、佩戴校徽,并为仪式致辞。宋献中欢迎丛斌院士加盟暨南大学,并介绍了暨南大学医学教育的历史,暨南大学医学教育始于1978年,开创了综合性大学开办医学教育的先河,42年来为粤港澳及“一带一路”地区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宋献中表示,丛斌院士的加盟必将为暨南医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必将在暨南医学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开拓新的篇章!

  • 宁静致远,方得始终——记医学部2020级新生迎新大会 2020-10-05

    宁静致远,方得始终——记医学部2020级新生迎新大会9月24日上午,2020年暨南大学医学部迎新大会暨白袍授予仪式在曾宪梓科学馆国际会议厅举办。本次迎新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设本科生主会场及研究生分会场,暨南大学医学部党工委书记、医学部主任罗良平,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中医学院、护理学院主要领导、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院领导,新生辅导员及2020级全体新生一千余人参会,会议由医学部党工委副书记孟宪军主持。仪式前,现场师生共同观看了暨南大学医学教育成立40周年纪录片《暨医——峥嵘岁月稠》。(迎新大会暨白袍授予仪式现场)在庄严的国歌声中,迎新大会拉开帷幕。罗良平代表医学部对2020级新同学们的加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祝贺大家历经数载寒窗,成为一名暨南学子。他介绍了医学部成立以来的历史,四十多年来,在几代暨医人的共同努力下,暨南大学医学教育卓有成效,今天穿上白袍,就意味着同学们已经翻开了医学职业生涯的第一页。“学医前方征程不易,唯有心无旁骛、宁静致远,方得始终”,他叮嘱新生们,要加强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等方面的

  • 喜报|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相关资助项目创新高 2020-10-05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受理期项目评审结果,暨南大学共获批286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部共有133项课题喜获立项资助,占学校获批总数的47%,其中,医学部所属各单位获批项目115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6项,青年项目67项,国际合作1项),占学校获批总数的40%,较2019年增加17项,增长率17%;项目资助经费总计4344万元,较2019年增加1200.5万元,增长率38%。立项数、资助经费总额均取得历史新高。此次医学部获批的项目按单位分布:第二临床医学院31项,第一临床医学院30项,基础医学院14项,中医学院12项,附属珠海医院7项,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7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5项,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4项,深圳市眼科医院3项,附属江门五邑中医院1项,附属深圳宝安区妇幼保健院1项。其中,附属珠海人民医院取得较好成绩,获批重点项目1项,为该院首次获批重点项目。第二临床医学院进步较大,在本次集中受理期共申请项目193项,立项数为31项(面上项目9项、青年项目分别22项),资助经费991万元,均创历史新高。获批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 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吴扬哲及尹芝南团队在CMI期刊发表突... 2020-09-23

    根据中国癌症中心的报告,我国目前每年新发肿瘤人数超过380万,死亡人数超过229万。由于各类污染因素、食品安全、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等多方面的原因,该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未来数年内很可能不会下降,甚至可能不断上升。虽然情况不容乐观,但近年来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我们知道,传统的肿瘤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三类,相对新的治疗策略有基因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但是,更新、更有前途的治疗方案是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包括抗体治疗、细胞治疗、肿瘤疫苗等。抗体治疗的突破性进展是免疫检查点疗法(如PD-1/PD-L1等)。细胞治疗的最大进展是嵌合抗原受体技术的应用(CAR-T细胞)。就细胞疗法而言,目前的CAR-T细胞疗法一方面价格昂贵(30万美元),另一方面是在实体瘤的治疗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是否既有广大肿瘤患者在经济上能够负担得起,又能对实体瘤具有疗效的细胞疗法呢?暨南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吴扬哲副教授和尹芝南教授团队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性研究。近期,相关突破性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集团旗下“Cellular Molecular Immunology”杂志上。该研

  • 中医学院举办庆祝2020年教师节座谈会 2020-09-16

    为了庆祝第36个教师节,9月10日下午,我院在医学院楼131A举办庆祝2020年教师节座谈会暨“我最喜爱的教师”颁奖仪式。会议由党委书记蔡琳主持,中医学院院长陈家旭、党委副书记黄晓霞、副院长朱晓峰、何蓉蓉、工会副主席程少冰、受表彰先进个人和新入职教职工、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陈家旭院长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代表学院向全体教职员工表示慰问,感谢老师们在过去的一年努力工作为学院的发展所作的贡献。陈家旭提到中国教师节的由来与暨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暨大有着尊师敬长的传统,中医学院也有着许多优秀的老师,在这些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发展速度快,科研成果多。陈家旭对新入职老师表示热烈欢迎,鼓励作为学院未来发展中坚力量的新入职老师要争做“四有”老师,努力传播知识、思想、真理。既要做传播知识的教师,又要做仁心仁术的医生,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 中医学院“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由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办。朱明敏、周永红、孙立三位老师获得2020年“我最喜爱的教师”称号。学院学生代表为“我最喜爱的教师”颁发证书并送上教师节的祝福,并分别发表谢师感言。获得荣誉称号的老师与新入职老

  • 医学部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体学习 2020-09-14

    9月1日至2日,医学部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第一次集体学习。学校党委书记林如鹏、副校长王兵出席学习会议,医学部党工委书记、医学部主任罗良平主持培训会。医学部领导班子,医学部党工委委员,各单位院长、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各办主任、副主任参加会议。(医学部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次集体学习会议现场)林如鹏在学习会议上致辞,强调了党工委理论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并提出做好理论学习工作的三点要求:第一,要深入系统学,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第二,要联系实际学,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擦亮医学金字招牌的实际成效;第三,要持之以恒学,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打造一支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医学口干部队伍。(马克思主义学院田明教授进行《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专题讲座)会上,医学部各级领导干部聆听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田明教授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专题讲座,集体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和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等重要文件精神,并汇报交流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整改工作和各学

  • 中医学院召开2020年秋季疫情防控暨新学期学生工作部署会议 2020-09-08

    为确保秋季疫情防控及新学期学生工作顺利、有序开展,9月7日上午,中医学院召开秋季疫情防控暨新学期学生工作部署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蔡琳主持,副书记黄晓霞、本科生辅导员、研究生辅导员及本科各年级班主任参加。会上,黄晓霞首先传达了学校疫情防控暨新学期学生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工作要“对标对表”,要抓好学生疫情防控、迎新及新生训练营工作、爱国主义教育、专项教育、党建教育、就业工作、心理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严格抓好新学期的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制定有效疫控应急方案,严防舆情,落实责任,加强管理,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对于新学期中医学院学生工作,黄书记强调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在疫情防控方面,要有力度、有温度。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学校规章进行疫情防控,老师工作要更有责任心和更具规范性;第二,在日常教育管理方面,要“两手抓”,既要抓学生的专业学习,又要抓好思政工作,落实“奖、助、勤、贷”各环节,继续发挥好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第三,在就业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就业困难群体要制定和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第四,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面,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尤其关注重点学生,建立好新学期重点

  • 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与附属第一医院科研团队联合在JCI发表学术论... 2020-08-27

    近日,我校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高云飞、尹芝南教授团队联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邓列华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题为“GLS1-mediated glutaminolysis unbridled by MALT1 protease promotes psoriasis pathogen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谷氨酰胺酶(GLS1)介导谷氨酰胺代谢途径在银屑病患者和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异常活化,并通过增强Il17a启动子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促进Th17和γδ T17细胞分化,从而导致T细胞免疫失衡和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另外,GLS1的表达受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易位蛋白1 (MALT1)蛋白酶的调控。阻断GLS1或MALT1蛋白酶的活性均可以缓解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Th17和γδ T17细胞分化和表皮增生。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全球发病率为2%~3%。免疫失衡是银屑病的病理特征之一,其中,白细胞介素(IL)-23/T-helper (Th)17/γδ T17轴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的发生和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