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南沙之约”:暨南大学援助南沙抗疫志愿者服务队二队师生重...

2022年6月1日,在护理学院院长陈伟菊、党总支书记龚华芳、副院长杨巧红、党总支副书记陈卓松、支援南沙带队教师王子文、闫凤侠等10余名老师的带领下暨南大学援助南沙抗疫志愿者服务队二队的志愿者们时隔一年重返南沙,共同重温那段弥足珍贵且饱含青春与激情、体现青年责任担当的战疫岁月。师生们分成两队分别前往曾经工作过的南沙区妇幼保健院和南沙区第二人民医院,与当时并肩作战过的医护人员们座谈交流。医院领导对抗疫志愿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肯定了志愿者们在援助南沙抗疫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未来希望能和暨南护理学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和进步。“时隔一年再次回到南沙倍感亲切,今天我们与学院的大家长们回到了我们曾经‘战斗’的地方,一年前的激动心情依旧。非常感谢南沙区街道的领导们一年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予我们一次真正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的机会,我们在南沙体会着疫情之下强大的祖国给予人民的关怀、体会着作为一名护理医学生的自豪与担当。我相信支援南沙抗疫这段经历会成为每一位志愿者同学终身宝贵财富,我们会继续秉承衷信笃敬暨南大学精神,勇往直前,早日学成为祖国医疗事业贡献力量。”—2020级护理研究生唐丽

2022-06-15
  • 护理学院党总支开展“南沙重游,激情依旧”党日活动 2022-06-15

    正值暨南大学护理学院支援南沙抗疫志愿服务活动一周年之际,6月1日上午,护理学院党总支赴广州海防教育基地开展“南沙重游,激情依旧”主题党日活动,教工党支部党员和支援南沙抗疫服务队队员共同走进教育基地,重温百年海防历史。广州市海防教育基地位于广州最南端,珠江虎门水道西岸的南沙区大角山、蒲洲山一带,与天后宫景区相邻,地处珠江出海口和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海防教育基地主体为大角炮台遗址,占地面积9000多平方米,现有珍贵文物遗址11处。大角炮台与对岸东莞市的沙角炮台东西隔海对峙,扼守虎门水道口,是近代广州珠江海防要塞的第一道防线。海防教育基地以广州丰富的海防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点带面全面展现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特有的海防历史文化,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广州军民鸦片战争抗英抗法,抗日战争抵御日寇保家卫国留下的宝贵遗产,展现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反抗压迫和侵略的斗争精神,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珍贵文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走进海防教育基地,护理学院师生克服高温和雨水的困难,坚持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火药局和安平台,在骄阳似火下重温了第

  • 同舟共“暨” 羽爱同行——2022年暨南医学教职工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2022-06-02

    同舟共“暨” 羽爱同行——2022年暨南医学教职工羽毛球赛圆满落幕为强健医学教职工体魄,增进各单位之间的交流,促进“双一流”学科发展,由医学部/党委医学工作部主办、附属第一医院工会和体育学院工会共同承办的2022年暨南医学教职工羽毛球赛(即首届“暨医杯”)于2022年5月29日在石牌校区邵逸夫体育馆顺利举行。我校党委副书记孙彧、医学部主任罗良平、党委医学工作部副部长孟宪军、中医学院党委书记蔡琳、附属第一医院工会常务副主席邓春梅、体育学院工会主席万文君等领导分别出席了比赛开幕式、闭幕式,并为获奖人员颁奖。【图】我校党委副书记孙彧宣布比赛开始,并挥拍开球。本次比赛是实化医学部职能以来举办的第一届大型体育活动,得到了医学部机关、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中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以及附属第一医院、第五医院、第六医院等8个医学口二级工会的响应,共约70名教职工参与。为了让更多教职工能相互交流,本次比赛设置了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三个项目。【图】医学口8个二级工会单位积极参与医学部罗良平主任致开幕辞时表示,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校医学口各单位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不畏艰险、

  • 我校圆满完成2022年全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工作 2022-06-01

    2022年全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工作于5月20日至22日在我校举行。来自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国际学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2017级(外招生)、2018级(内招生)临床医学专业的174名本科生参加此次考试。本次考试由医学部牵头,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总务后勤管理处、党委政治保卫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计算中心、校门诊等多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下,顺利完成了为期三天的考试工作。 本次考试是疫情防控下的一次特殊检验,为保障水平测试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两手抓”,一手抓考试期间的防控工作,一手抓考试的顺利进行,切实保障考生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水平测试平稳有序,学部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对考试筹备与实施,对考试场地、考试流程、考官培训、防疫措施、保密情况等考前筹备工作进行了充分讨论。考试前,通过考官、考务人员、技术保障人员、培训标准化病人(SP)和标准体检者等各类人员培训会,强调考风考纪,并与考官、考务工作人员和所有标准化病人签订了考试保密责任书,确保考核工作公正、公平、规范、科学、有序。 本次理论考试所用的四个机房由计算

  • 喜 报|我校杨钦河教授、曹晖研究员入选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 2022-06-01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公布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的通知》(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经广东省中医药局遴选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定,我校杨钦河教授教授、曹晖研究员入选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是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培养中医药传承人才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学术传承、人才培养、条件建设等深入研究、传承和推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培养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团队和传承人。杨钦河教授和曹晖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获批在我校建设,无疑将对我校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杨钦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原副院长,暨南大学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团队负责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兼任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中医药学会会长、副会长、常务委员、理事及评审专家等职。多年来坚持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并重,擅长运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理论和方法诊治慢性肝病、脂代谢疾病,运用温病学理论指导治疗各科疑难杂病。曹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岭南传统中药研

  • 暨南“中医飞人”吕艳兰再创澳门女子百米纪录 2022-05-30

    5月21日,2022年澳门田径公开赛开跑,我校学生吕艳兰在2022年澳门田径公开赛女子100米决赛中获得冠军,并以11秒67打破其在2017年香港城市田径赛创下的11秒81澳门纪录。吕艳兰创澳门女子百米新纪录吕艳兰来自澳门,是暨南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2017级本科学生,并成功保送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是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首位正式培养的队员,“亚洲飞人”苏炳添为其度身定制一套科学高效的训练计划。吕艳兰的主管教练、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速度能力与技能评定实验室负责人杨键铭表示,根据苏炳添的成功训练经验,对吕艳兰的训练模式,包括在技术和训练负荷层面进行调整,目前已取得不错的效果。吕艳兰来自一个中医家庭,父母在澳门开中医诊所30余年,从小在中医的熏陶下成长。对中医的感情日渐浓厚,中学毕业后,毅然报考了暨南大学中医学专业。她经常提到个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暨南大学中医学院研究生。作为学生“体育明星”, 她始终保持对中医学专业的热爱,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认真参加实习,坚持参加训练和比赛,受到师生广泛赞誉。在校期间,吕艳兰多次代表暨南大学参加比赛获得佳绩,屡次为学校争光:

  • 深耕影像引导肿瘤治疗!暨南大学罗良平教授团队连续发表3篇高水... 2022-05-20

    恶性肿瘤因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类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尽管肿瘤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局限性,如个体差异、对治疗的低反应和严重的副作用,发展医学影像指导下的个性化精确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暨南大学罗良平团队在医学影像、纳米医学、化学材料以及药学等交叉领域深入钻研,特别是在医学影像引导肿瘤治疗方面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资助,并获批成立“广州市分子与功能影像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精准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期,团队厚积薄发,连续发表三篇高水平研究论文。01《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发文:关注磁共振成像引导下的三阴乳腺癌治疗罗良平教授团队与暨南大学化学材料学院陈填烽教授团队合作,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IF=10.435)上发表了题为“Facile synthesis of near-infrared responsive on-demand oxygen releasing nanoplatform for precis

  • 访企拓岗促就业,校企协作保民生——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开展访企拓... 2022-05-20

    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稳步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大力开展书记院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5月17日下午,口腔医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席、院长黄跃、副书记王海兰及学院辅导员一行走访了暨南大学附属穗华口腔医院,与暨南大学附属穗华口腔医院总裁郑俊飞、运营副总裁林建平、总裁特别助理邱志强等就人才需求与合作、学生临床见习与技能提升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现场访谈图陈席首先向暨南大学附属穗华口腔医院相关领导简要介绍了学院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访企拓岗”是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供需对接,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与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也是及时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确保毕业生就业稳定的重要抓手。学院一直以来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口腔医疗储备人才,希望通过更加全面深入的学院——医院合作,提增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能力。黄跃从医教研结合的角度,提出人才是学科发展与国家医学发展战略的主体与关键,学院与医院都着力于打造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的优质平台,立足于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就

  • 暨医教学论坛——“整合课程的定位、设计、实施和评价”专题讲座顺... 2022-05-17

    5月9日下午,为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助力卓越医师培养,由医学部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共同承办的“暨医教学论坛”第16期,“整合课程的定位、设计、实施和评价”专题讲座顺利举行,讲座由医学部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程欣教授主持。专题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广州新华学院教务处长苏宁教授主讲。苏宁是国内较早开展课程整合的实践者。在讲座中,苏宁以临床医学本科生《基础医学整合实验》为例,结合个人在整合课程的准备、建设、实施到成果申报的心路历程,从整合课程的定位、设计、实施、评价四个方面,给与会教师讲解了医学整合课程的改革路径。其提出的基础医学整合实验课程的真实与虚拟相融合、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知识与能力相融合、基础与临床相融合、能力与素质相融合,给与会教师很大的启发。在讲座中,苏宁以详实的案例,引导教师认识整合课程的建设规律,指导老师们如何充分运用教学资源,有效依托教学平台,合理利用教学工具,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不断探索整合课程建设。讲座内容丰富,干货满满,方法实用,对医学整合课程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在讲座中,苏宁

  • 强叔开讲!陈国强院士寄语暨南医学师生“潜心钻研,勇于挑战” 2022-05-17

    2022年5月1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肿瘤病理生理学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医学院原院长陈国强教授应邀访问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教授、副校长叶文才教授、医学部领导班子与陈国强院士就综合性大学开办医学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陈院士充分肯定了我校医学部职能实体化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暨南大学医学学科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陈院士在医学部领导的陪同下,饶有兴致参观了我校校史馆,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校路线,追寻“百年侨校”印记,了解我校发展现状。他高度评价了暨南大学厚重的办学历史和特色鲜明的办学实力。随后,陈国强院士作客我校“暨医大讲坛——院士论坛”,为我校师生奉献了一场题为“PTEN and Cancer:recent advances from my lab”的讲座。医学部主任罗良平教授主持讲座,来自各专业师生共200余人聆听讲座。现场热情四溢、掌声雷动。陈国强院士从自身团队经验出发,以PTEN、mTOR为例展开精彩报告,多次借生活实例对专业医学知识进行讲解,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被上海交大学生亲切称为“强叔”的他,深受暨大医学师生欢迎。讲座中,陈院士强调了阅

  • 医学部分党校举行第89期发展对象党课培训班 2022-05-17

    医学部分党校举行第89期发展对象党课培训班5月14日,医学部分党校在曾宪梓科学馆二楼国际会议厅举行第89期发展对象党课培训班。本期党校邀请了党委医学工作部负责人孟宪军,中医学院党委书记蔡琳,暨南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陈龙、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高贺四位老师为发展对象授学,医学部党务工作者及培训班全体学员共计140余名师生参与了党课学习。孟宪军为师生带来了第一堂课:《百年大党之问与自我革命》。他从百年大党之问、自我革命的内涵、组织维度的四个层面、党员层面的五个“过硬”以及永葆政治本色五个方面,理论结合实际,告诫同学们要牢记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真谛,要提高自己的政治自觉,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奋斗者。第二堂党课由蔡琳讲授:他以《红军长征回顾与时代意义》为题,以“红军长征路”为主线,从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重大事件、历史意义与时代启迪四个方面,带领同学们在课堂上“重走长征路”。“乐于吃苦、不畏艰难、勇于斗争、无坚不摧、重于求实、独立自主、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长征精神值得每一个人铭记与学习,他鼓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坚守长征精神,奋勇前行。陈龙为同学

  • 五四精神薪火相传,暨大口腔学子在青春的赛道跑出当代青年最好的... 2022-05-09

    五四青年节之际,为进一步增强口腔学子理想信念教育,4月30日晚,口腔医学院执行院长黄跃,正畸教研室主任张武,副主任医师周志迎,主治医生赖文佳,学院辅导员老师王雨与30余名研究生在医学院楼1028室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王雨老师表示,暨大口腔青年学子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筑牢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把医学生的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宾大牙学院全科医生课程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口腔专科医师,拓展口腔学子的国际视野,在中颐国际口腔教育联盟的大力支持下,学院首次为研究生开设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牙学院全科医生课程。宾夕法尼亚大学由著名学者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40年创办,是美国著名的常春藤八大名校之一,牙学院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一直肩负着在全球推进现代化口腔教学和诊疗创新的重任。宾大全科医生课程有六大教学模块,“显微牙髓”

  • 我校顺利完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教学基地评审 2022-04-21

    2022年4月19日,我校由医学部罗良平主任带领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审组6名专家,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参照《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教育非直属附属医院认定标准》进行非直属附属医院现场评审。评审专家包括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李建华教授、广东省临床教学基地教指委杨素清教授,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蒋小云教授、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黄卫教授、姜海平教授、肖小敏教授。据了解,省二医于2011年开始与我校开展临床医学本科教学合作,与我校共创了全国首批应急医学专业。目前共有5届112名本科学生顺利毕业,毕业去向良好。本次评审是根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关于省第二人民医院成为暨南大学附属医院进一步深化科教合作的复函》(粤卫科教函〔2022〕7 号)的文件精神,为省二医提升临床教学内涵,成为我校附属医院奠定基础。专家组现场听取了省二医刘红梅副院长对医院发展及自评情况的汇报,分组查阅了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师资档案、带教记录等临床教学资料,考察了教学设施和临床技能中心等教学条件,深入到教学一线观摩专业理论授课、实习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实践操作等临床教学活动,并与教师及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

  • 中医学院陈刚教授课题组在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发表... 2022-04-15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脑病个性化防治跨学科研究所陈刚教授课题组在《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BJP) 杂志上发表题为“Synergistic effects of two natural compounds of iridoids on rapid antidepressant action by up-regulating hippocampal PACAP signaling”的高水平论文。该论文发现了中药复方越鞠丸快速抗抑郁的神经生物学新靶标,并揭示该复方特定成分通过协同,而不是个体性作用,激活该靶标的机制。BJP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主流药理学杂志(JCR Q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8.74),有70多年的历史,罕发表中医药复方类基础研究论文。我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研究生张海楼为该论文的独立第一作者,该研究课题负责人为脑病个性化防治跨学科研究所所长陈刚教授,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吴颢昕教授。研究论文简介:抑郁症是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陈刚课题组针对目前抑郁症的主流药物治疗存在起效缓慢的缺点,通过系统研究发掘出经典理气解郁中药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