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暨南医学林道青年科奖暨青年学者论坛圆满落幕
2022-10-14
10月12日,暨南医学林道青年科奖暨青年学者论坛在暨南大学校本部校友楼会议厅成功举办。论坛由医学部、国际交流合作处联合举办,医学部学科建设与规划办公室主任唐晖主持会议。论坛邀请医学部主任、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研究生院等领导、专家担任评委及嘉宾。董军代表医学部致欢迎词,对莅临领导、专家、参赛选手及所有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董军表示,暨南大学将加强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全力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青年医学科学家;并对本次论坛作简要介绍,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本次论坛分为英文组和中文组,参赛选手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了精彩的分享,评委们对参赛选手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科研水平等方面进行犀利点评和提问,其中英文组参赛选手和评委们全程采用英文,现场气氛十分激烈,整个比赛精彩纷呈。(参赛选手及评委风采)马民总结点评,对参赛选手的精彩分享和出色的科研成果表示充分的肯定,同时希望所有研究生不仅要追求卓越的科研成果,还要认真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恪守科研诚信,为求学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罗良平代表医学部作总结致辞,介绍了医学部近几年的亮点成绩,表示医学部的发展离
-
在“做”中“学”——教师受益“如何与学生有效互动”教学工作坊
2022-10-08
为提高新任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9月22日下午,医学部教师发展中心、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如何与学生有效互动”教学工作坊,来自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20余位教师参加了工作坊。 此次工作坊由美国医学教育研究与发展基金会(FAIMER)全球培训师,中国医学教师发展联盟副秘书长,来华留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认证专家,南粤优秀教师,汕头大学医学院教师成长中心副主任辛岗教授主讲。 辛岗教授首先从布鲁姆的认知分类出发,对比了表明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区别,指出深度学习对于学生知识发生转变,构建综合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随后,参加工作坊的教师们通过互相采访的形式,回忆各自求学路上的深刻印象,并一起探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角色。 最后,辛岗教授总结了教师如何在课堂中针对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而采取10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并分析了各种策略的应用场景和风险,并鼓励教师们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 工作坊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下进行,教师们通过两两对话,小组讨论,案例分享等,以提升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为切
-
暨医教学论坛第22期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Moving Forward...
2022-10-08
9月14日下午,由医学部教师发展中心、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暨医教学论坛”第22期顺利举行。此次论坛由医学部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程欣教授主讲。程欣教授以“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Moving Forward”为题,以多个教学研究案例,从教学研究选题,研究设计,论文撰写、投稿经验等方面分享了其个人在医学教育研究方面的经验;着重就医学教育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做了讲解。程欣教授讲课内容充实,既有什么是医学教育研究及教育理论如何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讲解,也有如何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和如何选择投稿杂志的实践经验。她同时也指出,开展医学教育研究目的是理解并改进教与学解决在当代医学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推动设计、评估和支持课程创新和评估和重塑医学教育相关的文化背景,最终提升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此次讲座是继“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Get Started”之后医学部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的第二次以医学教育研究为主题培训,旨在提高教师应用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学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医学部各学院30
-
终身学急救 救护伴我行
2022-09-28
今年9月10日是第23个“世界急救日”,在暨南大学红十字会指导下,暨南大学红十字会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分会结合今年世界急救日“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主题,发挥临床医学专业自身优势,联合广州市红十字会,动员学院全体师生在校内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校园师生及周边群众,通过在校内悬挂横幅、举办应急救护培训活动、应急救护知识科普活动、心肺复苏演练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之提升师生应急救护能力科普等活动,旨在增进应急救护知识推广的同时,切实提高师生群体及周边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本次系列活动共计1000余人参与,活动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一、悬挂急救横幅,营造宣传氛围。在“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在暨南大学红十字会指导下,暨南大学红十字会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分会在校园教学大楼前面、学生饭堂门口以及学生宿舍周围悬挂“世界急救日”的主题横幅,渲染气氛,让更多人知道、了解“世界急救日”。教学大楼前面学生饭堂门口学生宿舍周围二、举办应急救护科普,增强急救意识。(一)依托医疗青年志愿者急救部开展“医学新生急救第一课”应急救护科普活动,学院共计110名内招生新生参加此次活动。整个活动主
-
“丽华姐姐”到暨大:暨医教学论坛 “基础与临床融合解剖教学...
2022-09-27
为了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更好地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上好解剖课,6月14日上午,由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主办,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中心和局部解剖学基础与临床融合教学促进会共同承办的第20期“暨医教学论坛:基础与临床融合解剖教学技能培训”顺利举行。讲座由郭国庆教授主持。为真实的再现教学过程,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本次活动以课堂实战的形式进行,张吉凤、于光印和郑雪峰等三位青年教师先后完整的讲授一节指定的教学内容,然后由被学生亲切的称为“丽华姐姐”的中山大学“卓越教师”获得者周丽华教授进行点评,剖析教学内容的组织和逻辑性、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解。张吉凤、于光印和郑雪峰三位老师试讲活动中,周丽华教授现场不仅亲自走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还针对每位教师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纠正。“教师一定要明确想给学生传递什么内容,基础与临床的融合不是在解剖的课堂中机械的增加临床的内容,而是要以临床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解剖学知识”。周丽华教授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逐条讲解局部解剖学教学中需要强调的“八大问题”,包括从局部在哪里,到局部的边界、局部的结构、结构的位置、重点结构、周围的结构、管理的范围、与
-
喜讯!暨南大学免疫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
2022-09-16
近日,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最新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统计数据,我校免疫学、微生物学、经济与商学三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研究单位。ESI是目前国际上普谝认可的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工具之一。本次新晋3个学科后,我校共有17个学科进入了全球1%研究单位,ESI学科数量位居广东省高校第二,在内地高校中排名并列第16位,是我校双一流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免疫学是综合类大学重点建设的学科。为增强我校免疫学学科水平,2013年伊始,我校及医学部相继引入了数名国内知名免疫学者,创立了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经过多年的建设,我校免疫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γδT细胞、NK细胞发育及功能研究、肿瘤免疫、衰老免疫和抗体功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国内外影响力逐步提升,取得多项重大成果,陆续在Cell、Science、Nature、Nature Immunology和Nature aging等生物学领域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多次成功举办了国内及国际上都有重要影响力的免疫学学术会议。此次
-
火热八月,硕果累累;一鼓作气,再创佳绩——何蓉蓉教授团队接连发...
2022-08-29
2022年8月,暨南大学中医学院何蓉蓉教授团队在一个月期间连续发表3篇高水平论文,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Redox Biol(IF = 10.787)、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38.104),Redox Biol(IF = 10.787),其中STTT发表论文更是入选杂志封面故事。研究论文简介:1.Redox Biol(IF=10.787)|磷脂氧化阻碍自噬膜形成!8月5日,团队在氧化应激领域顶刊Redox Biology(中科院JCR期刊1区,2021年影响因子IF =10.787)发表了题目为“Phospholipid peroxidation inhibits autophagy via stimulating the delipidation of oxidized LC3-PE”的研究论文。暨南大学广东省疾病易感性及中医药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第一单位,博士毕业生李文博士为第一作者。暨南大学何蓉蓉教授和孙万阳教授为主通讯作者,合作者中山大学李民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磷脂过氧化产物在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
-
暨南大学举办2022级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新生开学典礼
2022-07-18
-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挂牌成为我校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
2022-07-15
2022年7月13日下午,“暨南大学医学部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惠州三院东院区学术报告厅举行。(签约揭牌仪式现场)我校医学部主任罗良平、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马民、党委医学工作部副部长孟宪军、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刘珏,惠州市卫生健康局三级调研员吴雨茜,惠城区政协副主席,惠城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惠州三院党委书记邹忠平,惠州三院院长李雪松等出席了本次仪式。惠州三院副院长肖纯、科教部主任简希尧分别主持签约揭牌仪式及专题讲座。李雪松首先代表三院领导班子致辞,对暨南大学领导、专家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惠州三院发展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暨南大学是国内外著名高等学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向全世界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惠州三院有着近100年的悠久历史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与暨南大学医学部签约研究生培养基地,这标志着双方缔结全面深入合作关系,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为医院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惠州三院李雪松院长致辞)罗良平简要介绍了暨南大学医学教育的办学历史和现状,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重要
-
暨医教学论坛——打造一流课程“金课”理论教学课堂顺利举行
2022-06-24
为确保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质量,开展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建设,6月17日,由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教师量身定制的“暨医教学论坛”第21期,即“打造一流课程‘金课’理论教学课堂”专题讲座在医学院楼530顺利举行。讲座由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程欣教授主持。学院副院长范骏教授出席并致辞。在致辞中,范骏表示学院能够获批预防医学本科专业,是全院教师集体努力的成结果,9月预防医学专业将迎来首届本科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的全体教师能够未雨绸缪,提前开展专业课程建设,为确保教学质量做准备。希望大家借此次讲座机会,认真学习教学课堂打造,努力办好预防医学“黄埔班”,擦亮暨南的金字招牌。此次邀请的专家为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李晓丹教授。李晓丹教授多年来从事临床医学教育及研究工作,在讲座中,李晓丹围绕如何打造一流课程“金课”进行了主题讲解。她认为,要打造“金课”,首先是要理解透“金课”课堂的三个内涵: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教学要讲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课程内容要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要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要具有
-
世界献血者日:让爱传递,拯救生命!
2022-06-16
-
解剖教学的西学东渐:暨医教学论坛“美国医学教育中的解剖课”专...
2022-06-15
6月13日上午,由医学部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中心、解剖学系承办的第19期“暨医教学论坛:美国医学教育中的解剖课”线上专题讲座顺利举行,旨在通过此次讲座,让老师们了解美国的医学教育发展,特别是解剖学教学过程和现状,推进解剖学教学改革,助力卓越医师培养。讲座由程欣教授和郭国庆教授主持。讲座由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麻醉系、解剖细胞学系朱捷培教授主讲。朱捷培教授是我校解剖学系培养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长期在美国从事解剖学教学,这次通过线上的形式回到母校,回忆起在校学习生活的点滴,气氛温馨、轻松、热烈。讲座伊始朱捷培教授系统介绍了美国医学院校解剖学的教学模式。他首先给大家分享了美国医学课程的安排和医学生的培养过程;然后详细介绍了解剖学教学的整合教学,包括课程安排、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最后,还分析整合医学教学的教育理念、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老师和学生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教师改进教学手段和技巧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讲座中,朱捷培教授穿插自己在教学中的经历和切身体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美国医学教育的理念的形成和变迁。尤其是展示了在教学中考核学生的部分试题
-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举办2022年专业课程命题竞赛活动
2022-06-15
为深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促进卓越医师培养,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于5月6月举办了专业课程命题竞赛活动。活动邀请临床医学专业教师以所讲授课程为基础,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对医学生的考察要求,开展专业课程命题。活动共收到8个教学系(教研室)13位教师的原创题目43题,其中A3/A4类综合性试题23题。6月8日上午,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在李国华楼530会议室召开2022年专业课程命题竞赛评选暨命题交流活动。参加命题竞赛的13位教师依次就参赛作品的创作背景、考察知识点、教学大纲、基础与临床结合、答案解析等方面进行介绍。参赛老师们精彩瞬间由附属第一医院肖小敏教授、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柏志全教授、程欣教授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竞赛选手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认为原创性试题可以体现执业医师考试命题趋势,主动开展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知识交叉相融,考查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临床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专家组对选手进行打分最终,由各教学系(教研室)负责人、教学秘书、参赛选手组成的大众评审结果加权专家评审组评审结果,活动评选出一等奖2题,二